• 乡村旅游规划
  • 24小时咨询电话:400-0802-918
  • 专家热线:177 1020 2890
  • 电话:010-52879569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网 首页 > 行业热点 > 正文

新型城镇化范例中的“以人为本,城乡一体”

2014-03-24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沣东新城保障房项目

 

  国务院批复陕西西咸新区成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并要求西咸新区要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我国向西开放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新引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

 

  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龙头西咸新区提出了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并按照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提出的“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规划理念,以大开大合的城市发展形态,用组团方式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西咸新区五大组团以此为指导,在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发展建设理念下,严格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紧凑集约的城市群落,建设高度集中、立体发展、具有综合功能和人口承载力的核心城区,以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带、河流生态廊道、森林博览园、都市农业园区营造绿色田园景观,努力打造现代田园城市。历经两年多的发展,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的新范式。

 

  现代田园城市是中国特色城镇化有效载体

 

  刚刚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就是要建设“以人为核心城镇化”和“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西咸新区的发展与此高度契合。现代田园城市简单地说就是现代城市的形态和优美的田园风光相结合的城市,并在新城建设开发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耕地、保护农民利益,在加快建设新城区的同时,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努力打造“城在田中、田在城中”的现代田园城市。“核心板块支撑”就是在大面积田园绿地和生态廊道间,以各新城中心功能区为核心,高强度集约开发的城市综合功能建设区;“快捷交通连接”就是以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轨道、大运量公交等多种现代交通方式,实现零距离换乘,构建西咸新区内外组团的便捷连接;“优美小镇点缀”就是在组团外围,布局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等特色主题小镇及庄园经济型小镇,实现产业、文化、生活一体化的人居环境;都市农业衬托就是建设都市农业和城市建设高度融合的城市新区,发展以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农业。

 

  现代田园城市到底应该怎样做?西咸新区通过两届中国现代田园城市高峰论坛的举办,形成重要共识:以西咸新区为起点,严格遵循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理念,统筹城乡,合理布局,共同构建一个“工业园区化、农业现代化、土地集约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田园化”的理想城市与理想社会。

 

  为了进一步明确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标准,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在国家农业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标准》。根据标准,现代田园城市规模宜在30万至50万人之间,内部划分为若干组团,并制定了田(耕地)、园(生态用地)、城(市)三者合理的用地比例,为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者提供了“规范”。

 

  有了行动纲领,在具体实施中,西咸新区各新城坚持规划设计先行,以人为本,以农民作为城市发展的主体,打造城、镇、村的梯度综合服务体系,努力践行现代田园城市理念。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一个现代田园城市的雏形和基本框架逐步显现。

 

  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

 

  城乡一体打造新型城镇化范例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按照泾河新城的发展思路,现代化高效农业需要工业反哺,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撑也要带动农村,城市化就为这种反哺和带动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通过两年的研究和实践,泾河新城创新性地提出了“4:2:4”的现代田园城市发展比例。即:40%的农业,20%的园林,40%的城区。40%的农业用地,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来提高产量,实现农业与城市的原有平衡,耕地可以继续保护,农业并没有减少;40%的建设用地,让城市建设达到收支平衡,才能有产业、公共基础设施等的聚集,工业才能回过头来反哺农业,否则这个城市就做不起来,而现代农业没有了支撑,也只能重复传统农业的路子;20%的园林,用来提升城市的品质,也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城市与自然的融合。

 

  产业是城市的立城之本,泾河新城定位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北部中心,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主导,集聚高端装备制造、地理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通过产业集约、集成、集群发展,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城乡统筹示范区。在成立之初,泾河新城就提出“工业园区化、农业现代化、土地集约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田园化”的建设理念。

 

  以区域内崇文、永乐、高庄、泾干四镇现有资源和优势区位,规划了崇文文化旅游景区,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园区(永乐工业园),FC1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高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泾干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六大核心产业板块。凭借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优越的发展前景以及高效率的建设团队,目前该区域内已聚集了大量行业龙头企业,作为核心板块的领头企业,它们正发挥着强大的枢纽作用,引领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在都市农业建设方面,泾河新城以秦龙现代生态智能创意农业园项目为龙头。目前,泾河新城已经形成以秦龙现代生态智能创意农业园为龙头,聚集西咸农庄、葡萄酒庄园、兰泰庄园等20余个现代农业项目,未来将会形成近7万亩现代农业规模。

 

  而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泾河新城已在区域内完成了80余公里主、次干道、支路网建设,在西咸新区五大新城内部率先实现了快捷交通连接。在拉开城市骨架提升环境的同时,六大核心板块中,四个核心板块已经启动建设,并且已经初具规模。从目前已有的产业布局来看,一、二、三产业联动是泾河新城的一个特点,而产业互动式发展衍生出城市综合服务体系,服务城市。

 

  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泾河新城将过去农村的一户一块宅基地形式变为风情小镇、重点示范镇、产业小镇、新型农庄、田园小镇、新农村等多种形态的优美小镇,形成新的社区。通过新社区,使农民在科、教、文、卫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目前,除去在建的2个优美小镇外,其余9个小镇项目的规划设计已经完成,正在加紧建设。

 

  农民作为城市发展服务的主体

 

  发展是为了民生。在西咸新区各新城的建设中,发展是为了民生。在一个新区的开发建设中,农民问题是一个新区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西咸新区各新城开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型城镇化不是城市吃掉“农村”,而是城乡融合共生、实现城乡一体。西咸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着力推动“农民转化为市民、农业转化为城市产业”两个转化。

 

  农民转化为市民:让农民带着劳动力和土地两个资本进城,通过农地确权、流转,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一部分农民通过教育、培训转化成城市产业从业者,进城后仍保留所承包农田,可以自耕也可以出租入股经营。一部分农民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成为职业农民,少量的专业户可转化为农庄业主。让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不再游离于城市产业之外,既能共享土地增值的红利,又能分享城市产业发展的红利。

 

  农业转化为城市产业:促进两个资本下乡,鼓励城市资本、消费流向农村和农业,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设优美小镇、家庭农场,发展庄园经济,发展集一、二、三产特色于一体的复合农业,使得民俗文化、休闲旅游、绿色有机等要素与农业相结合,农业成为复合型的高附加值产业,达到或接近城市产业平均收益水平。这种田园农业不仅是城市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也成为多种城市功能的载体。

 

  在发展中,西咸新区创造出和谐征迁的西咸模式。以“不让老实人吃亏”的政策导向,阳光透明的公开程序,务实管用的接地气的工作方法,采取联合办公的合作模式,和谐迈出新区建设的第一步。在征迁中,西咸新区尊重当地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感情、尊重群众发展权利,赢得群众对新区建设的支持,全域实现无重大上访事件,多数组团做到了零上访、零加盖。在西咸新区各新城盖得最快最美的新居是保障房,最早启动的沣东新城启航佳苑项目,已安置征迁群众1600户,整个项目完成可安置7000余户群众入住。

 

  为保障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居,将农民从单一农业劳动者变为产业工人,各新城还联合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付诸实施,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就业、创业、安居乐业。

 

  目前,西咸新区正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建立城乡统筹的户口登记、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制度体系,以社会建设引领城市发展,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正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和社区更多的参与到城区事务性管理之中。

 

  按照其发展目标,到2015年,西咸新区主要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产业发展框架基本确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取得新进展。

 

  到2020年,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综合实力、创新发展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西咸一体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引领大西北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挥重要作用。

 

  创行合一旅游规划院认为:新型城镇化将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引擎之一,未来新型城镇化将设将会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而新型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本,必须将“人”的利益考虑到最大,才能保证城镇化进程的“质”和“量”的提升。

 

 

 

 

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一站式旅游策划规划设计院,专业从事美丽乡村规划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

 

农庄规划

,拥有甲级旅游规划资质。"十年磨一剑"经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