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旅游规划
  • 24小时咨询电话:400-0802-918
  • 专家热线:177 1020 2890
  • 电话:010-52879569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网 首页 > 行业热点 > 正文

“农耕戏”为乡村文化旅游注入新活力

2014-10-22  来源:阳泉日报  作者: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面对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农耕文化在城市人眼中变得越来越陌生。棉布衣、军挎书包、印有“农业学大寨”字样的草帽,这些上世纪70年代的物品更是鲜为人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演样板戏,作革命人”“多打备战粮,埋葬帝修反”等标语总能让人想起大寨成为全国农业一面旗帜的那个年代。10月10日,当40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走进郊区咀子上村时,一部反映北方旱地传统农耕的实景剧《岁月・歌谣》正在上演,一切仿佛回到了那段知青岁月……


  在咀子上村数块梯田上,春种、夏锄、秋收、冬储等画面渐次展开,勾勒出咀子上村当年农耕遗风。60分钟的演出里,《岁月・歌谣》还原了当年生活习俗等诸多场景。实景剧的成功演出,除了丰富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咀子上村旅游品位外,同时也为观众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村史普及课。


  这是《岁月・歌谣》第一次公演。咀子上村通过这部大型原生态农耕实景剧把该村当年农业学大寨的农耕文化,立体生动地展现出来,让观看首次公演的观众赞不绝口。


  近年来,文化演出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群的关注。从2004年张艺谋执导的《印象刘三姐》开始,到后来的《印象丽江》,以及如今这部反映北方旱地传统农耕的实景剧《岁月・歌谣》,无不反映了各大型旅游景区越来越喜欢借助大型剧目为景区增添亮点,在帮助景区聚拢人气的同时,注重自身品牌提升,目的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旅游业中争得一席之地。


  该剧以太行山农耕文化第一村―――咀子上村为实景剧场,依托这里的自然风光,融合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运用电影创作手法将咀子上村农业学大寨年代的独特魅力、历史遗韵、民俗风情展示出来。全剧包括“序幕”、“东方红”、“绿色耕种”、“金色记忆”、“回忆隽永”五个部分,演职人员由当地农民本色出演,共40人。


  谈起在咀子上村做实景剧的创意,咀子上村党支部书记武永胜说这是他在无意中看到哈尼族水田耕种表演后,感觉咀子上村的旱地旅游一样能以剧目形式表演出来,一来可以再现当年农耕场景,让子孙后代都能看看那个年代父辈是如何劳作的;二来可以当成村子发展旅游业的一部分,增添旅游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为咀子上村旅游增色。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市旅游局的大力支持。


  《岁月・歌谣》是咀子上村聘请专业的影视制作团队花费两个月时间打造完成。该剧的导演、编剧王国贺说:“《岁月・歌谣》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差距,但它能够公演,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农耕文化新的标签,为乡村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和艺术内涵,还具有为旅游景区进行文化塑形的潜在可能。


  “我们要以打造_中国农耕文化实景演艺第一村_这一品牌为目标,力求立意高、观点新、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为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聚集正能量,为乡村旅游规划开辟一条新的文化产业道路。”武永胜说。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众多的文化产品中,咀子上村选择农耕实景演出,一是因为演出寓教于乐,比较容易被游客接受;二是实景演出作为一种动态展示,可以有无穷的变化和延伸,它以静态的实景农耕为背景,让静态展示所无法实现的内容得以充分发挥;三是农耕实景演出在我市还属于空白,打造一台高品质的实景演出,可以说填补了空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一站式旅游策划规划设计院,专业从事美丽乡村规划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

 

农庄规划

,拥有甲级旅游规划资质。"十年磨一剑"经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