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旅游规划
  • 24小时咨询电话:400-0802-918
  • 专家热线:177 1020 2890
  • 电话:010-52879569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网 首页 > 农旅研究 > 正文

“农旅双链模式”发展农业产业园区

2014-12-16  来源: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  作者:

  1、“农旅结合”模式是双赢创新


  旅游依托农业开拓新的领域,扩大发展空间。农业借助旅游增长活力,提高知名度增加收入,相互借重,实现双赢,是发展模式的创新。


  我国是农业大国,以农业为主导的贫困地区往往给当地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农业生产无法形成规模化运作,农产品没有品牌,打不开销路,人们缺少其他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提升缓慢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当地政府与农民,如何抓住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机遇,寻找农村发展的突破口,成为了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农旅双链”模式的优点是两条产业链能够同时运转,但运转过程中,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点,其效应的显现也有一个先后过程,我们称之为“两步曲”。


  第一步曲:旅游加快发展阶段


  由于旅游业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第一步首先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在该阶段要借旅游规划发展良势,形成人群集聚效应,加大旅游商品品牌的宣传力度,使目的地形成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例:灵山景区发展第一阶段


  位于葫芦岛连山区山神庙子乡,为省级森林公园,植物种类繁多,还盛产梨、山楂、李子、桑葚、苹果、枣等水果,并设有采摘区和农业示范园区。灵山景区开放后的初期就以发展旅游为主,3-5年后是旅游的加速发展阶段。在该阶段通过主推“灵果汇”休闲度假业和做好宣传“灵果”品牌旅游商品,让“灵果”品牌随着“灵果汇”休闲度假业的火爆,红遍环渤海地区以及东北三省,为下一阶段的果品产业化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步曲:农业产业运营期


  当旅游的发展将农产品品牌正式推入国内市场后,农旅双链就会步入第二个阶段—农业产业经营期。在这个阶段,农业产业成为农民生财的第二条主渠道,品牌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正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特色农业的发展反过来也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旅游、现代农业两种产业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例:灵山景区发展第二阶段


  灵山景区的第二个阶段在景区经营五年以后,景区旅游持续升温,上一阶段新引种的果品经过3-5年陆续成熟、挂果。借助旅游引爆的人气,将“灵山”系列果品品牌正式推入国内市场。“灵果”品牌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正式成为山神庙子乡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主导产业将坚持走“公司+基地+商标+农户”的产业化扶贫之路,开始引领农民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2、七大卖点——突破商业运营模式


  一卖理念:独具匠心的理念,是一个项目的灵魂。它虽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却决定了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并能够从精神上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旅游者。


  二卖品牌:品牌是心灵的烙印,通过品牌,能够提升项目地的形象,提高地块的潜在价值,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


  三卖生态:强调的是一种生态环境,一种低碳环保、有机乐活的理念。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净化、美化、绿化环境的作用,为城市输送新鲜的空气,建立人与自然、城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态环境,使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卖生产:对于农业型休闲庄园,农业仍然是其长期发展的主导产业,应奠定其主导产业的基础。因此从产业化角度考虑,发展一要脱离初级农产品的发展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二要通过农产品的研发、种植、深加工、包装、储藏、物流运输、销售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庄的核心产业基础。


  五卖生活:开发休闲农庄度假项目并结合休闲地产项目,让久居都市的游客在乡野田间享受一种慢节奏、自然品质的生活方式,而这正是市场的需求。


  六卖项目:是卖市场升值后形成的溢价区间。这里面积很大,里面有很多具体项目,有些项目做初期开发,然后再把它卖掉,这就是卖市场升值以后的溢价空间。


  七卖综合:形成多产业融合。农业产业是农业型休闲庄园的核心产业基础,但不是唯一。休闲农业项目能够整合资源,向旅游业、地产业等方向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产业的开发与引入,应遵循“农业为基础,旅游创品牌,地产求收益”的原则,分期投资,逐步发展。



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一站式旅游策划规划设计院,专业从事美丽乡村规划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

 

农庄规划

,拥有甲级旅游规划资质。"十年磨一剑"经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