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是中央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项目,也是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好项目。目前"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干农家活"已成巨大潮流,休闲农业进入井喷时代,每年以30%-50%增长。如你能建成一家有特色的家庭农场,你将日进斗金、持续盈利。本次专题就多数人关注的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家庭农场建设流程、家庭农场政策和补贴、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问题,在这里一一都有解答,并且就家庭农场如何提升,于政府层面和个人层面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建议。

(一)历史沿革

早期家庭农场是独立的个体生产,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有的农户向集体承包较多土地,实行规模经营,也被称之为家庭农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业经营规模和组织化程度也相应提高,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组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渐显现。但是,从中国国情以及国内外实践来看,在生产领域,适合土地经营的主体还是以农户为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发展"家庭农场"。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2014年2月24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握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工作指导要求、管理服务制度、相关扶持政策、社会化服务、人才支撑政策、家庭农场的联合与合作等十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二)提出缘由

1、农村内部分化,为家庭农场产生提供土壤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流出农业从事非农活动。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经商。随之而来的就是农业经营主体的改变,农村普遍出现"老人农业""留守农业",即家中老年人或妇女留守农村,从事农业活动,保障家庭成员基本的粮食供给,而年轻人则外出务工经商赚取货币收入。村庄中另一部分家庭由于其家庭经营承包土地较多,外出务工经商意愿不强,对农业依恋程度较深等原因,逐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不仅耕作自家土地,而且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等形式租种他人土地。这一群体之所以能够流转到较多土地,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关心农村发展,维护村庄秩序,是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与他们丰富的种田经验,较高的经营能力有关。

农户一般在权衡比较经营土地与其机会成本后,决定是否流转土地。对于户均不足10亩的农户而言,即便每亩收入700元,一年种田收入也不足万元,这样的收入是无法满足一家生活所需的。因此,对于一般农户而言,流出土地,外出打工是可取选择。另外,对于"老人农业""留守农业"而言,这样的现状也是难以为继的。2010年我国农村种植者年纪在60岁以上的占14.8%,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还在种田的有76.6%。新一代年轻人,几乎不涉足农业,他们宁愿在外打工维持基本的生存,也毫无兴趣从事农业活动,这就迫使现在依旧在种田的农户在不久之后主动转出土地。

2、规模经济,成为家庭农场产生的动力源泉

第一当农民融入市场,由于其所掌握的资源不同,所从事的行业各异,原来同质性的农民开始走向分化,由此带来对其所承包的土地的价值的不同认识。由此带来经营农业的农户走向分化,尤其是2006年后,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经营农业发家致富成为可能,不同农户在农地上的收益差距越来越大,土地开始向部分人手中转移。

第二农业技术、农机装备日新月异,规模经营提高效率成为可能。家庭农场得以生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农业机械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过程伴随着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家庭农场通过购买农业机械,一方面减少对劳动力的雇佣,应对不断上升的雇工成本,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因雇工而产生的监督费用。另外,农业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出现,降低了家庭农场资金投入,使得规模较大农户更加快速地演化为家庭农场。

第三各类资本流入农业领域成为家庭农场产生的重要推手。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资本在各个产业之间的流动。当前,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投资环境得以改善,农业投资成为一个诱人的投资领域,因此,各类资本开始纷纷向农业领域流入,出现"资本下乡"现象。表现在:一是外来工商业资本下乡圈地,这些资本凭借其资本优势流转大量土地,成为推动农业经营转型的一大因素。这些资本雄厚的企业,通过"转租代包""订单农业"等形式,在资金上扶持部分农户,促进其扩大经营规模。如果没有公司的支持,单单资金问题就成为单个农户无法逾越的障碍。二是外出打工经商农户,经过艰苦努力,积累了一定量的资本,开始投资于农业,成立家庭农场。这类农场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能使其获得较高的家庭收入以及生活的幸福感。另一方面,这类家庭农场生产、生活、社会关系都在农村,他们关心村庄发展,是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是村组干部和农民的代言人。三是农户通过农业内资本积累,而发展为家庭农场。农村种田能手、专业户通过不断艰苦努力,逐步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同时依靠其长期在农村积累的社会关系,获得各方支持,逐步演化为家庭农场。

3、行政力量的推动,加速了家庭农场的形成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2年、1983年中央分别提出培养"专业户""自营专业户""承包专业户"。到1984年、1985中央提出"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2011年提倡"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随后的2013年、2014年、2015年都强调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截至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4.03亿亩,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0.4%。

国家的农业政策,在微观层面得到了各级政府官员,相关部门的认真执行。特别是县级和县级以下政府涉农部门都积极响应,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投资于农业的主体而言,可以获得国家的资金、政策支持,何乐而不为。对基层政府及其代理人而言,农业的发展是其自身职责,也与其自身发展相关。即便是村组干部也在通过乡土方式推进土地流转,其往往通过"说人情""算笔账"等方式说服农户流转出土地。

4、农村剩余人口与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变,为家庭农场的产生提供了机遇

正如黄宗智(2016)所指出的,中国农业正处于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处,即中国的食物中粮食、蔬菜、肉食消费比正在从传统的8:1:1的结构,转向4:3:3模式。这一转化,契合了中国人多地少、家庭农场可以进行"精细化"作业的要求。谷物种植面积所占比例为总播种面积的56%,而其产值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5%,与此相对应,高值农产品产值增加到85%。陈柏峰(2012)调研发现,种植100株脐橙(2亩),一个壮年劳动力就能完全就业,经营蔬菜30亩以下规模就可以使得家庭农场与城市家庭的平均水平相当。

农村剩余人口,为家庭农场雇工提供灵活、廉价的劳动力。我国城市化率已达50%以上,农村劳动力流转了一半,但农村土地流转比重很低,2012年底为21.2%,这说明农村尚有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家庭农场可以根据经营需要,灵活、廉价地雇佣到适量雇工。因为,这些雇工往往是一些经营少量土地,未能充分就业的农民,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而选择出卖劳动力。还有一些是没有土地,在家无事可做的老年人或妇女。这些人生活在村庄,为家庭农场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雇佣到雇工的劳动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