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旅游发展

婺源县域乡村旅游发展四步曲

第四曲 晒秋人家寄乡愁

第四阶段 篁岭时代,乡愁型度假游时代(2013-2015年)

    精益求精,趁胜追击,观光产品做到极致之后继续开发新业态,用文化和创意为旅游发展锦上添花。单点突破,打造婺源旅游的新样板"篁岭景区",以乡愁型度假产品领跑时代。

1、美丽中国,最美乡村
    2013年,婺源县委县政府抓住十八大提出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契机,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的目标,婺源县确定了"八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前两年打基础、筑平台、增后劲,中间三年创品牌、优结构、扩影响,后三年促融合、强产业、创一流"。以"量变"求"质变",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产业融合、旅游景区、旅游服务、旅游文化、旅游品牌和旅游富民"六个第一",把婺源这个"中国最美乡村",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旅游第一县"。
    为丰富"最美乡村"内涵,婺源提出利用8年时间,把全县所有村庄逐步打造成为"村村秀美、家家富美、处处和美、人人淳美"的"中国最美乡村"。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生活、一村一境界"的发展理念,将全县村庄分为景观村、特色村、田园村三个层次,重点打造18个景观村、36个特色村、54个田园村。从2013年起,婺源以省级财政每年新增1000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为杠杆,拉动与整合本级与上级财政安排的各项涉农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预计连续3年总额突破1个亿,在全县30个村,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挖掘特色民俗内涵,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2、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2014年,婺源为改善农村环境,实施农村面源污染"十大整治"工程,提出"十个全部":全县1487个自然村全部聘请保洁员;全县3000多家农家乐全部建设三格式污水处理设施;所有山塘水库全部禁止化肥养鱼;所有河流全部禁止毒鱼、电鱼、炸鱼;所有沿河沿溪建设项目全部做到"环保三同时";所有河道采沙全部规范有序;所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实现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所有绘画写生景点全部要把油彩污水集中处置;所有矿山全部进行环境恢复治理;所有被纳入保护范围的古村落、古建筑全部不允许擅自改建拆除。
    为保护生态,几年关闭近200家高耗能污染企业,谢绝破坏生态的投资数十亿元的旅游休闲度假开发项目。2014年,婺源生态农业实现新突破,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顺利通过了国家认监委中国有机产品(茶叶)认证示范创建区建设年度考评,成为全国首家有机绿茶认证示范创建区。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17.6万亩,采制茶叶13500吨,茶产业系列产值22.3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婺源所产有机绿茶占据欧盟市场50%以上份额。
3、记住乡愁,弘扬文化
    "记住乡愁"让旅游品质更"高",婺源十分注重文化的挖掘、整理和运用。
    2013年,婺源县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负责对全县文化进行整理,下设朱子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等九个分会,启动了"婺源传统古村落"的文化调查与素材整理工作。成立徽剧传习所,编排节目,徽剧、傩舞、抬阁等一系列民间艺术纷纷亮相,为农民与游客呈上一份份精神食粮。同时,创新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方式,涌现了"九思堂、明训堂、西冲院"等古建保护成功案例,对4000多幢古民居古建筑进行有力保护。著名学者冯骥才对婺源文化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有文化的婺源人深爱着自己的文化,婺源率先在全国扛起乡村文化大旗"。2015年,全县有12个全国民俗文化村,1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其中理坑、汪口、延村、虹关、思溪等5个村还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徽派建筑是婺源的传统与特色,更是婺源"中国最美乡村"荣誉称号的重要元素。婺源县通过改色调、改符号、改风格,做到保徽、建徽、改徽相结合,切实将婺源打造为徽派建筑的大观园。仅2013年以来,该县财政拿出4000万元,专门用于徽改工作,农户每改一幢房屋奖补6000元,全县完成"非改徽"3000余幢。除了外在的建筑,其他文化的发扬光大,也丰富了旅游内涵,增强了旅游的生命力。
    2015年3月,由上海翼天集团斥资2.3亿元倾情打造的江西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梦里老家》首演。《梦里老家》主要依托婺源自然山水环境的独特优势,凭借当前最先进的声光电和大型可移动舞台技术,再现古代诗词歌赋所描绘的"梦中家园",是一台融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于一体的视觉盛宴。该实景演出给婺源旅游转型升级增添一抹亮色,促进婺源乡村文化旅游快速发展,擦亮"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品牌,极大推动婺源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4、晒秋人家,扬名天下
    盛名之下的"中国最美乡村",新业态迭出,让游客从"走马观花"到"下马住店",婺源旅游正从观光游向度假游转型,正在全面进入观光、体验、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篁岭作为占地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的大景区,历时五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婺源旅游的新模板,以休闲体验的定位实现了对江湾、李坑、晓起等传统古村落观光的弯道超车。篁岭有集古村落、古树群、梯田花海、民俗晒秋为一体的最美景致,有"中国最美丽乡村"婺源的知名品牌,但如果就资源和区位来看,篁岭与其他婺源古村落并没有太大区别,而且开发时期较晚,已然落后于其他的古村落。然而篁岭却高瞻远瞩,抛却"吃农家饭、住农家店、享农家乐"的传统休闲观光方式,将眼光投向对艺术有执着追求、对生活有高品质要求、对生命有高度诉求的艺术家、高端商务人士等高端旅游消费市场,主打以"晒秋"为主题的高端度假乡居品牌。篁岭古村因"晒秋"而名扬全国,2014年在"美丽中国行·共圆中国梦——寻找最美的中国符号"活动中,篁岭以其独特的"晒秋"景观符号成功入选最美的中国符号。另外,篁岭梯田被网友评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目前景区朝着打造世界级最美古村样板范例而努力,力将篁岭打造成为世界游客休闲、度假、体验、分享品质旅游和文化交流的理想目的地。
    婺源篁岭晒秋人家高端度假乡居的脱颖而出,是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由"量"到"质"的蜕变,真正掀起了婺源乡愁型度假游时代的浪潮!

婺源旅游数据一览

表 婺源旅游数据

年份 旅游总收入(亿元) 年增长率(%) 旅游人数(万人) 年增长率(%)
1993 0.0053 —— 2.64 ——
1994 0.0089 67.9 4.22 59.8
1998 0.0487 —— 6.88 ——
2000 0.19(门票收入26万) —— 12.52 ——
2001 0.5 163 24.7 97.3
2002 1.03 106 100.4 306.4
2003 1.874 81.9 138.04 37.5
2004 —— —— 189 36.9
2005 3.34 —— 243.7 28.9
2006 4.71 38.9 283.4 16.3
2007 6.0 27.5 340.3 20.1
2008 10.16 69.2 409.6 20.1
2009 16.70 64.4 481.6 17.6
2010 23.00 37.7 530.0 10.0
2011 28.96 25.9 616.8 16.4
2012 43 48.48 833.6 35.15
2013 51.1 19.1 1007.5 20.1
2014 65 27 1283.0 27.36
2015 76(门票3.6亿元) 16.7 1529 19.2

注:数据来源于婺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婺源县政府工作报告、以及相

关的调查研究,经过创行合一整理而形成,"——"为缺失数据。

婺源历年旅游收入 婺源历年旅游人数

婺源旅游大事一览

表 婺源旅游纪事

年份 婺源旅游重大事件
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  1. 1982年,婺源"茗眉"绿茶,参加全国名茶评选会评选,名列第六位;
 2. 1986年,在婺源参加国家文物鉴定会的专家,称赞婺源博物馆为"全国最好的婺源县级博物馆";
 3. 1988年,林业部批复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江西省婺源县灵岩森林公园;
 4. 同年,婺源绿茶的"特珍特级"、"特珍一级"和"雨茶一级"3个产品,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5. 同年,婺源产龙尾砚获中国工世美术"百花奖";
 6. 70年代电影《闪闪的红星》在婺源老虎滩拍摄,80年代《聊斋·陆判》在婺源思溪"敬序堂"拍摄;
 7. 1989年,婺源绿茶"灵岩剑峰",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获"国家级名茶"称号;
 8. 1999年,"AA级大鄣山茶"获99昆明世博会金奖,"天佑有机茶"荣获诺贝尔世界发明成果金奖;
 9. 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婺源拍摄的作品《天上人间》获国际摄影大赛金奖,并赞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10. 1999年网名为celli的驴友在新浪论坛上发的《婺源大法》,"婺源吴老师",建立的"婺源人家"网站。
2000年  1. 2000年成立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和旅游管理委员会;
 2. 政府出台《加快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
 3. 提出编制10个景区的规划。
2001  1. 江泽民视察祖籍江湾,推动婺源旅游发展;
 2. 提出建设"旅游大县、经济强县、文化名县"奋斗目标;
 3. 政府主导,放手民营,政府拿出最好资源(鸳鸯湖、李坑、灵岩洞)对外招商;
 4. 建立官方旅游网站;
 5. 婺源成立第一家旅行社;
 6. 政府出台《婺源县鼓励兴办私营旅馆优惠办法》;
 7. 旅游局编制《婺源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纲要(2001—2005)》;
 8. 旅游局为鸳鸯湖、福山、大鄣山、汪口、羽中山、古城、萧江董公陵园、江金宏故里、文公山、李坑等旅游区编制总体规划;
 9. 婺源以整个县为范围,获批国家AAA级旅游区;
 10. 凤凰卫视与天津卫视在婺源合拍纪录片《寻找远去的家园》;
 11. 举办首届"婺源'五•一'民俗风情展示周",旅游人次近六万。
2002  1. 江湾获批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
 2. 电视剧《暖》影视外景基地;
 3. 参加"民间艺术汇南昌"大型旅游促销活动引起轰动;
 4. 联合"汉之旅",组织1000余人旅游大篷车来婺源,迅速启动武汉市场。
2003  1. 江西三清山旅游集团参与婺源旅游景点的开发;
 2. 成功举办"绿色婺源"首届国际文化节;
 3. 开通港、粤、澳 "寻梦婺源"旅游专线,参加苏浙沪闽皖赣六省市旅游合作;
 4. 开展"浙婺手拉手""婺源乡村过大年"等旅游促销活动。
2004  1. 编制《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发布《加快旅游商品开发的实施意见》;
 3. 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区"(全国唯一一家以县为单位的);
 4. 举办首届茶文化节,首次将旅游与茶叶捆绑宣传;
 5. 卧龙谷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5  1. 编制《婺源县公路沿线、景区景点非徽派建筑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投资2亿元,分3年改造2900多栋非徽派建筑;
 2. 一批大型旅游项目启动建设,包括投资1.6亿元的五星级宾馆、投资4000万元的游客集散中心等;
 3. 成功举办了"2005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最美乡村的形象;
 4. 以"最爱村头油菜花"入选《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
 5. 举行"四个一百"促销活动(百名佳丽走进婺源、浙江百辆自驾车畅游婺源、百名剧组创作人员进驻婺源、百名记者摄影师聚焦婺源);
 6. 茶博府等一批具有浓郁乡村文化特色的高档娱乐场所相继开业;
 7. 旅游商品开发步伐加快,以绿茶、工艺伞、傩面具为代表的一批地方特色旅游商品陆续面市;
 8. 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民间艺术团赴武汉、南京、上海、北京等地展演旅游推介;奔赴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参加旅游交易会);
 9. 与扬州、镇江、九江、景德镇、庐山、三清山、南京、香港等地签订旅游合作协议;
 10. 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发推广长江中下游产品的联合声明》,与安徽多县市共同打造古徽州旅游品牌。
2006  1. 总投资67.7亿元的景婺黄(常)高速公路江西段顺利建成通车,彻底改写了婺源县交通闭塞的历史;
 2. 2.累计投入5.6亿元,改建省道和县乡村公路68条516公里,外通内畅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3. 完成了《婺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县城控制性详规的修编;
 4. 加快推进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
 5. 新农村建设有效开展,重点抓了48个试点村的建设,江湾镇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全国卫生乡镇";
 6. 全面启动了"千村百镇"信息化工程;
 7. 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婺源通过《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婺源宣言》;
 8. 举办主题为"走向山野、拥抱自然、绿色奥运、呵护生命"的2006年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总决赛;
 9. 电视剧《爱在战火纷飞时》影视外景基地;
 10. 举办"中国婺源乡村旅游"摄影大赛,第二届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
2007  1. 组建了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实行集团化统一管理;
 2. 启动了"花开百村"工程,积极打造油菜花景观,塑造了全县大景区形象;
 3. 汪口村、林生茶叶观光园等四处景区(点)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灵岩洞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成为全国拥有4A级景区最多的县份;
 4. 旅游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旅游集散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5. 旅游推介再上台阶,成功举办了2007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走进婺源演出,与国内百强旅行社签订了"迎奥运乡村游"等系列合作协议;
 6. 开展"中国旅游强县"创建工作,被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中国旅游强县";
 7. 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了万亩良种茶园工程;
 8. 加强村镇规划工作,完成了14个乡(镇)总体规划、6个集镇规划和131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加快制订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农村经济发展更加活跃;
 9. 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下设古建、朱子、徽商、民俗、民艺、楹联、茶文化、砚文化、民间故事等9个研究分会。"
2008  1. 投入3450万元,重点推进了江湾二期、汪口、江岭等精品景区建设;
 2. 灵岩洞风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
 3. 新增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
 4. 旅游配套设施不断优化,全县宾馆床位达1.1万张,农家旅馆床位达4000余张;
 5. 成功举办"2008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纪念朱熹诞辰878周年活动";
 6.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婺源被评为"国家级高产油菜示范县";被授予"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婺源绿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7.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清华镇罗云村等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林生茶合作社等4个农业专业合作社被列入全省"双千"工程试点;
 8. 启动了国家、省级生态县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了省级初步验收,婺源古村落保护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9. 2008年婺源被国家授予首批"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启动《江西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保护规划》;
 10. 中国第二届县域旅游经济论坛在婺源举行,"婺源之路"得到高度关注并向全国推广;
 11. 中国旅游总评榜获评"2008中国旅游品牌十大景区";
 12. "梦里老家,美丽乡村"宣传片在央视播放。
2009  1. 旅游招商与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投资2亿元的千年古城保护项目、投资1.2亿元的裕和颐园休闲度假酒店项目签约启动,段莘、溪头、浙源三个乡的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成功挂牌出让,推进了江岭、汪口等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全县扩建停车场2.6万平方米;
 2. 旅游行业管理日益规范,出台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和扶持农家乐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全县农家乐发展到2000余户,户均经营净收入2万余元;
 3. 婺源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了2009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精心策划出版了高品位的《婺源历史文化旅游丛书》和《婺源风景画册》;
 4. 文公山、鸳鸯湖景区被评为国家4A 级景区,李坑、思溪延村景区通过国家4A 级景区评审;
 5. 通过《婺源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采伐天然阔叶林的若干规定》,10年内禁止采伐天然阔叶林;
 6 /荣获"全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先进县"、"全省首批生态县"、"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等称号,珍珠山、思口等6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7. 2009年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民间
2010  1. 江西省2010年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在婺源召开;
 2. 李坑景区和思溪延村景区获评4A级景区,至此婺源有6个4A景区;
 3. 实施篁岭"异地搬迁"工程,将原有村民实行异地拆迁安置,保持村落原真性,打造"篁岭模式";
 4. 新农村和旅游结合,打造100个生态景观村;
 5. "城市名片,城市盛典"2010年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首届全国农民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举行;
 6. 世博期间,2010江西婺源上海旅游推广周在上海城隍庙举行;
 7. 婺源县旅游局更名为婺源县旅游委员会。
2011  1. 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实验区揭牌仪式暨2011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举行;
 2.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开展江西旅游形象推广活动,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成为推广首站,进行长达一个月的旅游展示;
 3. 率先在全国同类景区中开通新浪、腾讯、人民官方微博;
 4. 央视财经频道在婺源举办了"婺源模式"高层论坛;
 5. 委托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完成《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6. 打造"秋山红叶"景观,在全县各景区(点)大量栽植红枫、乌桕等秋季景观树种。
2012  1. 灵岩洞获评4A级旅游景区,至此婺源拥有7个4A景区;
 2. 委托规划院编制《江湾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 3. 2012婺源·中国乡村旅游节暨首届全国山歌大赛在婺源举行;
 4. 婺源旅游中原地域推介会如火如荼的举行,联合各大组团社在河南、陕西18个重点城市开展了多场推广活动;
 5. 开展大篷车旅游、主题推广会、品牌推介会等多种形式的市场营销活动。活动覆盖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多个传统客源地;
 6. 央视播出"梦里老家"MV,以婺源风光为背景,由2010年《中国红歌会》年度总冠军郑璐演绎。
2013  1. 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的目标,婺源县确定了"八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 江湾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汪口景区获评4A景区。至此,婺源拥有1个5A,7个4A(灵岩洞景区、婺源大鄣山卧龙谷、婺源文公山、婺源鸳鸯湖、婺源李坑、婺源思溪延村、婺源汪口景区);
 3. 委托规划院编制《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总体规划》,并摘得"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牌子;
 4. 启动婺源旅游形象标识(形象LOGO)征集;
 5. 举办篁岭晒秋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口号征稿;
 6. 签署了《赣东北旅游合作发展联盟公约》,赣东北旅游联盟成立;
 7. 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
 8. 2013年婺源·中国乡村旅游节暨全国"山花奖"民间灯彩大赛在婺源开幕;
 9. 2013年济南旅游合作联谊会暨江西庐山、景德镇、婺源推介会在济南环联假日大酒店盛大举行;
 10. 和百度推广、移动搜索推广项目合作;
 11. "醉美乡村、骑迹婺源"婺源县首届山地自行车骑行大赛举行。
2014  1. 2014年3月,开通了"婺源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
 2. 与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合作,开通了婺源旅游短信欢迎平台,并公布了旅游热线;
 3. 篁岭、五龙源漂流、严田古樟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至此,婺源1家5A,10家4A景区,创全国之最;
 4. 开展"改徽改古"景观工程,广泛宣传"徽风婺韵";
 5. 2014年,实施农村面源污染"十大整治"工程;
 6. 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
 7. 顺利通过了国家认监委中国有机产品(茶叶)认证示范创建区建设年度考评,成为全国首家有机绿茶认证示范创建区;
 8. 在央视《中国新闻》节目中推出了新一版婺源旅游形象宣传片•乡愁篇
 9. 石城秋色登陆腾讯QQ界面,上亿QQ用户欣赏到婺源秋季美景;
 10. 登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屏,美国、加拿大、巴西、西班牙等地500多家媒体转载发表;
 11. 婺源赏秋攻略接连发布在国内四大门户,腾讯、新浪、搜狐、网易;
 12. 婺源、庐山、三清山和景德镇古窑等江西境内的国家5A级景区联合,在南京、安徽合肥、天津、山西太原、内蒙古呼和浩特和辽宁沈阳等地进行旅游推介会;
 13. 在首尔举行2014年婺源旅游专场推介会;
 14. 2014上饶旅游秋冬季(徐州、济南)特卖会成功举行。
2015  1.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梦里老家》首演;
 2. 江西上饶(呼和浩特)旅游推介会在内蒙古国航大厦成功举行;
 3. 海口和婺源共同举办"交换春天·相约一夏"推介会,共同推进旅游互动新模式;
 4. 央视《城市1对1》重磅推介婺源,电视剧《左轮手枪》在婺源取景拍摄;
 5. 首届中国篁岭晒秋文化节在篁岭景区开幕;
 6. 2015年秋季婺源旅游•长沙推介会开幕;
 7. 熹园景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8. 瑶湾村,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9. 举办乡村旅游发展升级"篁岭样本"国际研讨会。